㈠ 家庭教育教學資源的開發共享機制有哪些
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必須要滿足一下三點:
1)、觀念、共識、規則和機制是資源共建共享的四個必要因素;
2)、資源共建共享要努力實現標准化、市場化和產業化;
3)推進共建共享, 建立共享機制的程序和步驟。
具體來說,應該做到如下內容:要實現高校網路教育資源共享,高校之間就要相互溝通,交換服務信息,進行合作,這是高校網路教育資源共享內在的組織啟動機制。影響我國網路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制度、規范化的管理以及法律還不是很健全。我國需要建立統一規范的技術標准,對資源建設的質量和部門要盡快統一我國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建設技術規范,促使應用系統的設計以及相關網路教學資源的開發按照統一標准執行,並為兩者之間的整合創造良好的條件。另一方面,各院校、企業應自覺遵守和採用統一的技術規范,開發建設一批能跨平台使用、可相互共享的優質網路教學資源,支持最終實現教學資源的全面共享。她總結,要實現高校網路教育資源共享,從微觀上要有合理的組織啟動機制,必須綜合考慮高校之間的差異,選擇適合的網路教育資源共享模式,激發高校資源共享的積極性。從宏觀上要完善保障和協調網路教育資源共享的政策法規;制定提高高校網路教育資源共享積極性的激勵機制;建立統一規范的技術標准和科學的績效評估機制。
㈡ 如何用互聯網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據報道,日前舉行的「互聯網+教育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經驗交流現場會上,盧氏模式被國家及省市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高度關注,盧氏模式是三門峽教育的縮影,是藉助互聯網探索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成功案例。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站在新時代,我們要在確保弱勢群體有公平接受教育機會的同時,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盧氏模式讓我們看到,以互聯網技術為手段,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邊遠、貧困、革命老區傾斜,向薄弱學校傾斜,中國的鄉村教育能夠在新時代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㈢ 遠程網路教育課程學習都提供哪些資源如何獲取
網路遠程教育的教育資源包含電子媒介教育資源和紙介教材內容兩類。電子媒介教育資源能通過通訊衛星、電信網和互聯網或是光碟等傳送,主要以聲頻、視頻和計算機多媒體、網頁頁面等形式展現。通過網路老師可以隨時填補和升級教學內容和教育資源。在網路實踐教學中,老師學生在網路上互動的教學資源網路資源是師生交流PK、共同創造的一種在網上教學中行之有效的電子媒介教育資源。
並可通過共享網路世界各國別的大學的優質資源,實行多種多樣新聞媒體技術相結合、多種多樣教學方式如遠程式控制制與面授班、獨立學習與協作學習等相結合的復合型學習方式。我國十分重視和支持這類具備明顯優勢的教育模式。網路遠程教育已成為人們接納繼續再教育和開展終身學習的關鍵方式,變成搭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基礎導量。
㈣ 教育部資源共享的網址
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網址→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是中央政府提供教育基本公共服務的一次創新。 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在開通儀式上指出,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在提供資源上傳下載服務的基礎上,強調以學習空間為核心的資源推送。
「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把不同用戶所需要的資源送入不同的個人空間,以教師的教學空間應用帶動學生、家長和學校的應用,在「寬頻網路校校通」的基礎上,促進「優質資源班班通「和」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
(4)網路教學資源共享擴展閱讀
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自2012年12月28日開通試運行開始,中央電化教育館網路部承擔平台從V1.0到V2.0的運行維護工作。
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並建立了平台的門戶網站,設立新聞、資源、活動、培訓、導航、發現等網站頻道,著力於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進展、教育資源的推送推廣、各類教育活動的舉辦實施、教育資源信息的智能導航。
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並開通了客服400服務呼叫中心,設立實時監控,加固及加速網路服務設施,努力更好的為廣大網路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