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軟體 » 基於社會網路中心性分析的虛擬團隊知識共享促進策略
擴展閱讀
8月網路安全股會爆發嗎 2025-02-01 14:33:09
蘋果電腦下載全民k歌 2025-02-01 14:33:07
華為p990網路設置 2025-02-01 14:13:36

基於社會網路中心性分析的虛擬團隊知識共享促進策略

發布時間: 2023-01-03 06:28:39

㈠ 網路營銷策略有哪幾種

現在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有網友在問:XX家網路營銷怎麼樣?好不好?哪裡有網路營銷公司以及網路營銷步驟、網路營銷經典案例、網路營銷策略、如何開展網路營銷等等諸多的問題。實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際上都是同一個問題,說明了網友們比較關心以下兩個問題:

1. 網路營銷推廣是不錯的營銷方式,只是自己不會操作,又怕合作被人騙。

2. 自己想學習網路營銷推廣,希望找到一個比較好的方法,通過網路來提升知名度和變現。

實際上網路營銷推廣是根據不同產品搭配不同的營銷渠道方能起到好的推廣效果,並不通用。好的產品又需要好的內容為寫作基礎,所以將產品進行分類+營銷渠道進行分類+吸引力的創作才能獲得好的流量效果。

具體的大家可以詳細參考網路文庫:《解密:網路營銷推廣實戰和流量變現公式》

㈡ 求一篇2000字的論文,關於社會焦點

論「看病難看病貴」的成因及對策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和醫療體制的改革和發展,看病難、看病貴是當前醫療衛生服務工作中群眾呼聲最強烈的問題,已成為全國普通存在的熱點問題,看病難看病貴不僅是一個民生問題,而且也是一個綜合性、體制性的社會問題。重點闡述看病難看病貴的主要矛盾,而且也詳述了它的成因及揭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對策。
關鍵詞:醫療體制改革;醫療衛生;醫療保險

1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原因分析

隨著國家各個領域的飛速發展,看病難看病貴的顯現越來越凸顯了。對於這一問題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是從病人的方面來剖析。中國病人中沒有醫療保險的人當中絕大多數是農民,約佔37%正是因為這樣,我覺得他們缺乏有關醫療保險的法律和法規,沒有對醫療保險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預見,所以一去到醫院,就總覺得看病難看病貴,那些病人就被這樣一個事實所嚇倒,同時心理為這筆昂貴的醫葯費用而產生崩潰。所以像這種情況也就猶然而產生了。
其次,從國家的方面來看,不但有政策方面的原因,而且還有國家和政府對市場的監管力度不夠嚴格和財政投入不足的原因。政策方面,我國關於醫療立法還存在很多的缺陷,立法還很不健全,法律監測也很不完善,所以當病人在上醫院看病接受治療時只能是心理感覺價格高而無法用法律來得到根本的保障,況且,醫院以及一些衛生院或診所是屬於事業單位,也是具有贏利性質的,所以患者就更加受蒙蔽了。同時,國家對醫療市場的監管不嚴,還沒有真正的落實到每一個人,所以這就大大地主張了看病難看病貴的不良狀況。至於財政投入方面,在2007年我國用於醫療救助的各級財政投入達71.2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地方城鄉醫療救助資金33.4億元,比2006年的14.3億元增長了13.3%,地方各級財政預算安排城鄉醫療救助資金37.8億元,較2006年27億元增長了40%。其中江西、上海、遼寧、浙江、江蘇等地的地方各級財政城鄉醫療救助資金投入超過2億元,江西、上海和河南等地省級財政投入資金超過1億元,廣西、安徽、重慶等地今年財政投入比2006年增長了2倍以上。我們可以看出,這還是很不足,這么大一個國家投入這么的少,不僅讓我們老百姓看病難,同時也不能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此外,我國醫療衛生投入只佔世界的2%,但是我國的人口總數佔世界人口總數的22%左右,用2%的醫療費用去解決22%的人口健康問題肯定會覺得看病難,看病貴。據前幾年統計部門稱,中國有病而不去就診的老百姓約佔49.2%,這一數字看了的確令人吃驚啊。面對這種壓力,我覺得國家和政府應該要高度的重視,不要讓這種局面繼續發展下去。
關於醫療保險方面,目前中國醫療保險的覆蓋范圍特別的窄。從結構上看,基本醫療保險主要覆蓋的還是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而農民、城鎮非正式就業人員、弱勢群體(低收入或下崗、失業職工)還沒有被保險制度所覆蓋,醫療保險制度應有的公平性和優越性沒有充分體現出來。在有的農村,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現象非常的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還沒充分凸現出來,所以我們可以經常從電機屏幕中看到農民工因工傷或意外傷害而沒有錢治病,就算給農民保險,但仍還是不夠充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首先是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資金來源不足。隨著基層社區集體經濟力量的下降向農民集資成為建立合作醫療資金的重要來源,但向農民投資的難度,重要取於農民對醫療的滿意程度。但是國家對醫療事業的投入甚少。然後農村合作醫療的政策不穩定。因為國家對醫療合作大多是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但是地方政府行政官員為了各自的利益,使得他們對執行政策的主動性大大降低,沒有足夠推動合作醫療政策的落實。此外,近期國家實行一些惠民政策而取消了合作醫療項目,這一政策與國家支持發展農村合作醫療的政策相沖突,因而加大發展國家醫療政策的難度。接著是農村衛生體制難以適應農民從享有衛生保健的要求。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極不平衡,區域內部因鄉村勞動力的急劇分化和大規模的非農化、職工化,農民對醫療保障的要求也不相同,這給建立統一的農村醫療保障體制,即農村保障的主體、方向、管理方法方面都構成了障礙。最後就是醫療衛生資源的分配不均衡,難以發揮最大的效益。一是農村的行政區域設置的衛生醫療網點業務不足。不少地方的農民基本可以做到小病不出鄉,大病直接去縣或鄉級醫院。因此縣或鄉的醫療布局不能適應新的情況。二是衛生機構重疊,人員臃腫,造成衛生資源的極大浪費。此外還有衛生人員的分布非常不協調。總之這些都是產生醫療保險覆蓋范圍嚴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不足之後自然就產生病人看病難看病貴。
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有所淡化對病人看病產生了麻煩。首先醫療機構沒有充分保障每一個獲得基本衛生服務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就是縣域經濟困難,特別是很多西部的一些縣域非常貧因,所以這有可能導致公立醫療的公益性有所淡化。然後,很多不發達地區財力有限,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投資到醫療衛生及葯品上去,這樣一些公立醫療機構(大型醫院或地市級醫院)就只重視經濟效益來使自己繼續發展下去而忽視了社會效益,從而導致公立醫療的公益性有可能淡化。最後就是對衛生投入普遍不足,我剛在說財力有限時,與這是一回事。因為投入衛生的不足,包括人力、物力、財力、沒有足夠人力那也就沒有專業人才來做先導,沒有充分物力證明醫療機構沒有足夠的設備儀器、床位、常用葯品或者急救葯品等等,沒有充分的財務也就說醫療機構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購買新的醫葯設備,葯品以及吸引一些特別有名的專家,所以,對衛生投入不足。對衛生投入不足,一些醫療機構為了使自己能夠得到生存和發展,那些醫院的工作人員故意抬高葯價和醫療費用,使得患者覺得看病越來越難,甚至出現有病不去醫的現象。因此,公立醫療的公益性質有所淡化是一個不能忽視的緣由。
最後從經濟學的角度對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進行分析。一提到醫療服務的經濟效益,我們可以引用成本費用利潤率這一概念。同時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費用可獲得多少利潤,體現了經營耗費所帶來的經營成果。該項指標越高,反映醫院的經濟效益越好。它的公式就是:成本費用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額/成本費用總額×100%,比如一家醫院的就診人數是300人,平均每人就珍的費用是400元,而醫院為每個人就診的實際成本是150元,但它提高醫療價格時說受益得就越大。再者還可以用成本效益法來闡明它的經濟效益,一般來說,政府投資的項目投資要持續許多年,發生效益和成本必須加總的效益流和成本流,計算公式如下:NSB=PV(B-C),我們可以把NSB看成是經濟效益,從這公式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來如果它通過提高B的價格是B的數量遠遠超過C,那麼醫院的經濟效益也就越大。所以醫院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比如看大處方或給病人提供不必要的檢查等,這只會更加增大病人看病的負擔,從而造成病人看病難看病貴。

2 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途徑

對於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現象,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尤為嚴重,但是近幾年我們國家正逐步實施了一些政策來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原因。
(1)調整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格局,使東部和西部的衛生資源以及城鎮之間的更加的合理。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重點加強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和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落實經費保障措施。
(2)強化公立醫院公共服務職能,根據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各級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應更大程度地承擔起衛生事業建設和發展的責任。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規范收支管理,糾正片面超收傾向。關鍵是明確政府責任,增加政府對醫療衛生服務的投入,對公立醫院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改變目前公立醫院以葯養醫、片面創收的機制。
(3)規范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行為。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堅持教育與監管有機結合,完善監管機制,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督促醫療機構堅持合理檢查,嚴格執行疾病診療規范,明確基本檢查和基本用葯,防止因常規葯物濫用和不合理檢查而增加病人負擔。物價部門應加大醫葯價格的專項監管力度,從源頭上防止亂設收費項目、重復收費、多收費現象發生,切實減輕人民群眾的醫葯負擔。
(4)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和規范,整頓葯品生產和流通秩序,保證老百姓的用葯需求。根據國家、社會、個人承受能力和安全、有效、價廉的原則,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保證群眾基本用葯。整頓葯品生產流通秩序,加強葯品價格監管和聽證,嚴禁任何單位以任何名義把葯品的價格太高。
(5)嚴格醫療機構、技術准入和人員執業資格審核,引導社會資金依法創辦醫療衛生機構,各級醫療機構一定要加強人員的培訓,讓醫務工作者真正的明白群眾看病的需求,支持有資質人員依法開業,方便群眾就醫。
(6)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輔助弱勢群體。由政府領導,民政、紅十字會等社救部門積極落實,結合社會救濟體系建設,多方面籌集資金,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基金,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傷病人員及「三無」病人得到及時救治。同時明確指定醫療技術水平相對較好的衛生醫療機構,對下崗失業人員和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員免收掛號費和診查費、減收床位費。切實降低弱勢群體的用葯負擔,加大投入舉辦惠民醫院、惠民門診、平價醫院等,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使群眾能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醫院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
(7)建立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和衛生服務體系。當前要建立醫務人員定期到基層的制度,推廣醫療衛生適宜技術,建立農村衛生人才培養制度,開展各種形式的農村巡迴醫療制度。同時,借鑒國外做法,制定政策,要求醫學畢業的畢業生畢業後到鄉鎮衛生院工作3到5年,充實鄉鎮醫院人才隊伍,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要堅持政府主導和公益性質的原則,對社區衛生資源重新布局,積極構建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的衛生服務網路。

參考文獻
[1]胡善聯. 上海市「看病難、看病貴」成因和對策研究[J]. 衛生經濟研究. 2006,2: 21-23.
[2]周子君,曹維金,申軼.北京市看病難看病貴成因分析[J].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07,23(1): 53-56.
[3]邱 童,顧 海. 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解析及解決建議[J]. 衛生軟科學. 2006, 20(6): 536-537.
[4]孫利華,黃泰康,吳春福. 用系統觀點認識「看病貴」與「葯價高」的關系[J].中國葯房,2006,17(24):1844.
[5]何志高. 「看病難、看病貴」之我見[J].中國葯房,2007,18(13):961-963.
[6]王振剛.環境衛生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什麼是虛擬型團隊

虛擬團隊是人員分散於遠距離的不同地點但通過遠距離通訊技術一起工作的團隊。

虛擬團隊的人員分散在相隔很遠的地點,可以是在不同城市,甚至可以跨國、跨洲。人員可以跨不同的組織。工作時間可以交錯。聯系依靠現代通訊技術。他們共同完成共同的目標和任務。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突破了合作的時空限制,虛擬團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

(3)基於社會網路中心性分析的虛擬團隊知識共享促進策略擴展閱讀:

虛擬團隊與傳統的組織形式相比較,具有明顯的優勢:

(一)人才優勢

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的使用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的距離,區位不再成為直接影響人們工作與生活地點的因素,這就大大拓寬了組織的人才來源渠道。組織可以動態地集聚和利用世界各地的人才資源,這為獲得通常很難招聘到的具有專技能的人才創造了條件,同時也減少了關鍵人才的流失。

(二)信息優勢

虛擬團隊成員來源區域廣泛,能夠充分獲取世界各地的技術、知識、產品信息資源,這為保持產品的先進性奠定了基礎。同時,成員可以採集各地顧客的相應信息,反映顧客的需求,並能及時解決客戶的相關問題,從而能夠全面地了解顧客,有利於組織盡快設計和開發出滿足顧客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三)競爭優勢

虛擬團隊集聚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內都具有知識結構優勢,眾多單項優勢的聯合,必然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

同時,通過知識共享、信息共享、技術手段共享等,優秀成員好的經驗、靈感能夠很快在數字化管理網路內得以推廣,實現優勢互補和有效合作。網路內良好的知識採集、篩選、整理、分析工具和機制,使眾多不同渠道的零散知識可以迅速整合為系統的集體智慧,轉化為競爭優勢。

(四)效率優勢

團隊是高效組織應付環境變化的有效手段之一,而虛擬團隊利用最新的網路、郵件、行動電話、可視電話會議等技術實現基本的溝通,在技術上的誘惑力更是顯而易見的,團隊成員之間可以及時地進行信息交流,防止信息滯留,從而縮短了信息溝通和交流所用的時間,確保及時作出相對正確的決策。

(五)成本優勢

虛擬團隊打破了組織的界線,使得組織可以大量利用外部人力資源條件,而減輕了組織內部人工成本壓力。在此基礎上,組織可以大力精簡機構,重新設計組織構架,使人員朝有利於組織發展的方向流動,促使組織結構扁平化。

㈣ 社會網路基本內容

社會網路分析
1.領會:社會網路的重要性及應用。
2.熟知:社會網路表示方式,網路密度,網路節點進出程度,擴散分析,群組分析,
社會相似性,分割群組,群組與群組成員描述(社群領袖分析)。
3.應用:能夠運用社會網路分析進行擴散分析/群組分析模型建置、選擇模型及演算法參
數調整。

相比傳統的圈內或是局部的社交,社會網路分析更多是從社交網站的個人用戶出發,探討其更多的可能關系人,從而構建各種弱關系組成的虛擬社交網路。我們平時更多是親友鄰里,同學同事等局部社交。
但是如果是基於互聯網的社交,就會更多傾向於社會上弱關系,而這也是巨大的虛擬的存在。
社交軟體等,如微信,Facebook,qq等是以個人用戶開始延伸;
基於內容的網站平台,如視頻類、直播軟體、短視頻,B站等; 圖文綜合類,博客,資料分享,bbs等,當然還有各位細化的特定網站和app,如陌陌、世紀佳緣等各種社交app。還有更多的是我們可能忽略但是如今也越來越多開始社交化的平台,比如音樂、游戲等等各種傳統開始也增加了社交、直播等各種功能。當然所有的趨勢就是越來越重視用戶的社交需求。也可以從側門反應出流量的緣由,社交也是一個很大的連接傳播渠道,正如微商進入4.0,從而帶來了微信群、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等新形式。
有人說未來生意將越來越難做,其實說的是未來產品到處都是,關鍵你是如何得到信息,而人們需要的是更高層次的體驗,更優惠的價格。如我們通過共同學習、共同游戲、直播互動等帶來精神上的價值。這也是我們有了越來也越多的社群的原因。這里的社群不只是我們的微信群,更重要的是有共同頻率、需求、愛好、利用組成的虛擬社群。而如果通過數據挖掘找出更多潛在的社會網路,那麼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社群,甚至挖掘出新產品等,達到更快直達用戶的效果。
所以社會網路的研究也越來越重要和具有實用價值。社會網路分析就是利用數據分析和圖分析等技術對我們的虛擬社交網路進行分析。

為了形式化抽象的表示我們的社會網路,我們也需要將各種網路抽象出來,我們可以以點、線、圖來分析。
社會網路 是個由點和邊構成的網路,節點就是一個個社會行動者,節點之間的連線也是邊就是行動者之間的關系。
形式化定義
一個社會網路是由多個點 node(社會獨立行動者actor)和各點之間的連線 tie(行動者之間的關系)組成的集合 network。
獨立行動者具有獨立性和主觀能動性,而且從技術定義上不限於個人,還包括團體、組織、國家等。
關系就非常多了,可以是人際關系,組織關系和國家關系。
社會網路分析看起來挺簡單,但是計算復雜度和理論研究都比較難,需要大數據支持,知識圖譜的應用研究和推理計算等工程實現,所以直到現在大數據時代才逐漸體現出來,也成為熱點。
傳統數學方法如回歸或是隱馬爾科夫模型比較難解決潛在相依關系的問題,所以社會網路分析的方法更需要藉助圖的技術,而且這個是很多值得開發的應用。比如內容檢索、金融反欺詐、情報分析、刑偵推理、反恐和法律辯護等方面都有很大應用前景。

社交媒體與社會網路
首先我們看到臉書和推特帶來的變革,社交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之一是可以有社交屬性,有發言的渠道,你看電視的時候,即使可以打上彈幕但是互相交流和發布信息還是受到局限,當然這也是安全考慮,不能讓搗亂分子發負面信息等。 社交媒體的價值和功能其實已經基本嵌入了很多互聯網產品了,這時或我們之間的各種弱鏈接就越來越方便,更重要的是多樣化,關系多變。
網路密度從圖的定義過來的,可以看出我們不是看圖有多大,而是連線多不,在同樣的人數下,社交媒體一個直播的發言率非常高,這才是密度的來源。
那麼同樣的一個群體,他們之間的關系可能就是各種社交媒體上的綜合。也許在另一個同樣的群體內估計也沒什麼連線。聯系的強弱也有影響。
所以網路密度理論的定義是行動者之間實際的聯結的個數與可能的最大聯結數目的比值。比值越高網路密度越高。

數字化表示節點與節點的聯結程度,節點度(表示一個行為人參與網路行為的程度)是行為人i(即節點)的所有關系數量,度指線的條數。
進出度是關系是有方向的時候,比如a是b的老師,同時b也是a的老師,a參考了b ,b參考了c,就有了方向性,這時候就借用有向圖的定義,入度為進入節點的連線條數,出度為節點出去的連線條數。
與之區分的是聯結強度,強聯結、弱聯結
所謂聯結強度是通過「在某一聯結山所花的時間,情感投入程度,親密程度(相互信任)以及互惠性服務等的綜合」來定義的,可以變化。
根據弱聯結假設,強度弱的聯結比強度強的聯結更可能帶來多樣化的信息。
這里也可以看聯結的多重性,比如如果A和B可能是朋友,也是同事,甚至是情侶,這意味著多重的聯結關系,聯結強度就跟高,不過多重性也代表了兩個行動者在多方面的社會活動中被捆綁在了一起,比如A和B同事,也是情侶,但是如果分手或是感情糾紛之類,就會影響到之間的朋友同事的關系,如果分手的也找了同事,那就更為麻煩了。

也就是俗話說要交叉或跨界要走出去,才能更多樣化。閉塞在自己的圈子裡是很難創新的。

指網路中所有行動者之間的全部聯結所構成的集合(與之對應的是自我中心網路)。 類似大的主題群體、興趣學習團隊等。

環繞在自我周圍的社會網路,它既包括自我與他人的直接聯結,也包括這些與我聯結的他人之間的聯結。比如主播的中心網路就包括他與觀眾的聯結,還有粉絲之間的聯結網路,也可能他們也是主播互相觀看捧場。

指滿足下列兩個條件之一的群體:(a)所有行動者均與本群體所有其他行動者有直接聯結關系:(b)不存在本群體所有成員均與之有連接的群體外行動者。小集團是一個群體中的子群體,其成員彼此間的平均喜愛程度超過對其子群外的其它成員的平均喜歡程度。比如直播平台里某個游戲直播子群,如果你都有連接那你也算是一個群粉絲了。
另一方面在系統里也可以加入推薦,比如可能根據你和某個聲音群里的多個主播有關注,那麼會推薦其他群內主播或推薦興趣群。
這就可以涉及到擴散分析了

一個兩維空間中以點代錶行動者,以線代錶行動者之間關系的一隻種圖形,也叫社群圖。

構成社會網路有三個基本要素,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
A. 行動者(actors)
B. 關系(relationship)
C. 連帶(linkages)
D. 資源(Resources)

以下哪一個是社群領袖會有的特性?
A. Silhouette Coefficient大
B. In-Degree多
C. Network Density高
D. Out-Degree多

http://e.cda.cn/course/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