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質羅盤使用方法
用底面朝北的那條棱貼住你要測的地層層面,吧水準儀的氣泡調整到正中間,看北針的讀書就是岩層的傾向!±90°的方向就是走向。測傾角就是把羅盤側著放在岩層的走向面上,調整羅盤底部的轉柄,使水準儀的氣泡水平,讀出度數就是傾角!
㈡ 地質羅盤的使用
羅盤使用方法 第五課
㈢ 誰有地質羅盤使用的詳細說明
找本地質學書看看就懂 很簡單的
㈣ 地質羅盤的使用與讀數
當然是白色指向北方,如果你測走向的方法是正確的話,白針指向63表示走向為63°,也可以說北偏東63度,(當然這時加上180°,即243°也是岩層走向,即南偏西63°,這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205°就是南偏西25°。羅盤裡面有個0-90°范圍的玩意,那是測傾角的。
㈤ 羅盤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羅盤是廣泛運用於天文、地理、軍事、航海和占卜,以及居屋、墓葬選址的重要儀器,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沿續和發展,是在指南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傳統實用民俗工藝品。
最初,人們使用指南針指向可能是沒有固定的方位盤的,但是不久之後就發展成磁針和方位盤聯成一體的羅經盤,或稱羅盤。方位盤仍是漢時地盤的二十四向,但是盤式已經由方形演變成環形。羅經盤的出現,無疑是指南針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只要一看磁針在方位盤上的位置,就能定出方位來。當時的羅盤還是一種水羅盤,磁針還都是橫貫著燈芯浮在水面上的。雖然旱羅盤因磁針有固定的支點而比水羅盤顯得優越,但是它在海上應用仍有很大的不方便。
當盤體隨海船作大幅度擺動的時候,常使滋針過分傾斜而靠在盤體上轉動不了。十四到十六世紀,歐洲航海羅盤出現了一種現在稱做「萬向支架」的常平架,它是由兩個銅圈組成,兩圈的直徑略有差別,使小圈正好內切於大圈,並且用樞軸把它們聯結起來,然後再由樞軸把它們安在一個固定的支架上。旱羅盤就掛在內圈中,這樣,不論船體怎麼擺動,旱羅盤總能始終保持水平狀態。 在指南針用於航海之前,海上航行只能依據日月星辰來定位,一遇陰晦天氣,就束手無策。而在指南針用於航海之後,不論天氣陰暗,航向都可辨認。地質羅盤在野外工作中主要起到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測方位和測量岩層產狀要素 。
㈥ 如何使用地質羅盤儀在地形圖上定點
找兩三個已知點,如高山山頂。在用羅盤打出各點方位角,交叉就是個人所在的位置,可以在圖上定點了。
地質羅盤儀上的90度,即東,指的是瞄準覘板所指的方向:當瞄準覘板指向實際的東時,磁針指北針的讀數正好90度。
同樣,地質羅盤儀上的270度,即西,指的是瞄準覘板所指的方向:當瞄準覘板指向實際的西時,磁針指北針的讀數正好270度。
這樣設計正好是保證了讀數與實際的方位角一致。
(6)手機智能地質羅盤軟體怎麼用擴展閱讀
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磁偏角的校正,一般在羅盤的側面,根據所在地區調磁偏角,這個一般羅盤的說明書上會有。
測定目的物與測者間的相對位置關系時,先放鬆制動螺絲,使對物覘板指向測物,即使羅盤北端對著目的物,南端靠著自己,進行瞄準,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對目覘板小孔等連在一直線上,同時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度數即為所測目的物之方位角。
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岩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後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岩層之走向。
岩層傾向——是指岩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恆與岩層走向垂直。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岩層的傾向。
岩層傾角是岩層層面與假想水平面間的最大夾角,即真傾角,它是沿著岩層的真傾斜方向測量得到的。測量時將羅盤直立,並以長邊靠著岩層的真傾斜線,沿著層面左右移動羅盤,並用中指搬動羅盤底部之活動扳手,使測斜水準器水泡居中,讀出懸錐中尖所指最大讀數,即為岩層之真傾角。
㈦ 地質羅盤如何使用
地質羅盤是野外地質考察中傳統三大件之一,運用地質羅盤測量岩層和斷層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是地質考察的基本技能。具體體方法如下:
首先,用地質羅盤測岩層(或斷層)的走向。測量岩層走向時,將羅盤的長邊(與羅盤上標有N—S相平行的邊)的一條棱與層面緊貼,然後緩慢轉動羅盤(注意:在轉動過程中,羅盤緊靠層面的那條棱的任何一點都不能離開層面),使圓水準器的氣泡居中,磁針停止擺動,這時讀出磁針所指的讀數即為岩層的走向。讀磁北針或磁南針都可以,因為岩層走向是朝兩個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例如岩層的走向為60°或240°。
其次,用地質羅盤測岩石的傾向。測傾向時,用羅盤的北端指著層面的傾斜方向,使羅盤的短邊(即S邊)與層面貼緊,放平,並轉動羅盤,轉動方法及原則同上,北針所指的讀數即為所求的傾向。傾向僅有一個指向,只能用一個數值表示,例如岩層的傾向為150°。
假若在岩層上層面進行測量有困難,也可以在岩層底面上測量,仍用長測望標指向岩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北針受障礙,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岩層底面,讀指S針亦可。
第三,用地質羅盤測岩石的傾角。測傾角時,將羅盤豎起,以其長邊貼緊層面,並與走向線相垂直,用中指撥動羅盤,使測斜器上的水準器(長水準器)氣泡居中,這時測斜器上的游標所指半圓刻度盤的讀數即為傾角。傾角的變化界於0-90°之間,如一岩層的傾角為35°。
第四,注意事項。在野外測定產狀要素,往往只要測量岩層和一切構造面的傾向和傾角,並記錄下來。記錄的格式:岩層的產狀為150°∠35°,前者表示傾向,後者表示岩層的傾角。由於走向和傾向相差90°,傾向加或減90°即為走向,上述岩層的走向是60°或240°兩個數值。這也是為什麼一般不記錄走向的原因。只有當岩層傾角近於直立時才記錄走向。
野外測量岩層產狀時,必須在岩層露頭上測量,不能在滾石上測量,因此要區分露頭和滾石。區分露頭和滾石,主要是靠多觀察和追索,並善於判斷。
另外,若被測量的岩層表面凹凸不平,可把記錄本平放在岩層面上當作層面,以便提高測量的准確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層出露很不完整時,這時要找岩層的斷面,找到屬於同一層面的三個點(一般在兩個相交的斷面易找到),再用記錄本把這三個點連成一平面(相當於岩層面),這時測量記錄本的平面即可。
㈧ 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一、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磁偏角的校正因為地磁的南、北兩極與地理上的南北兩極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點的磁北方向與該點的正北方向不一致,這兩方向間的夾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點磁針北端偏於正北方向的東邊叫做東偏,偏於西邊稱西偏。東偏為(+)西偏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計算,公布以備查用。若某點的磁偏角已知,則一測線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關系為A等於A磁加減磁偏角。應用這一原理可進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時可旋動羅盤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盤向左或向右轉動,(磁偏角東偏則向右,西偏則向左),使羅盤底盤南北刻度線與水平刻度盤0--180度連線間夾角等於磁偏角。經校正後測量時的讀數就為真方位角。
二、目的物方位的測量是測定目的物與測者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也就是測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從子午線順時針方向到該測線的夾角)。
測量時放鬆制動螺絲,使對物覘板指向測物,即使羅盤北端對著目的物,南端靠著自己,進行瞄準,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對目覘板小孔等連在一直線上,同時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度數即為所測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針一時靜止不了,可讀磁針擺動時最小度數的二分之一處,測量其它要素讀數時亦同樣)。
若用測量的對物覘板對著測者(此時羅盤南端對著目的物)進行瞄準時,指北針讀數表示測者位於測物的什麼方向,此時指南針所示讀數才是目的物位於測者什麼方向,與前者比較這是因為兩次用羅盤瞄準測物時羅盤之南、北兩端正好顛倒,故影響測物與測者的相對位置。
為了避免時而讀指北針,時而讀指南針,產生混淆,放應以對物覘板指著所求方向恆讀指北針,此時所得讀數即所求測物之方位角。
三、岩層產狀要素的測量岩層的空間位置決定於其產狀要素,岩層產狀要素包括岩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測量岩層產狀是野外地質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須熟練掌握。
1. 岩層走向的測定
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岩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後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岩層之走向。
因為走向是代表一條直線的方向,它可以兩邊延伸,指南針或指北針所讀數正是該直線之兩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與SW210度均可代表該岩層之走向。
2.岩層傾向的測定
岩層傾向——是指岩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恆與岩層走向垂直。
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岩層的傾向。
假若在岩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因難,也可以在岩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岩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岩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3.岩層傾角的測定
岩層傾角是岩層層面與假想水平面間的最大夾角,即真傾角,它是沿著岩層的真傾斜方向測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測得的傾角是視傾角。視傾角恆小於真傾角,也就是說岩層層面上的真傾斜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真傾角,層面上視傾斜線與水平面之夾角為視傾角。野外分辨層面之真傾斜方向甚為重要它恆與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於使之在層面上滾動或滴水使之在層面上流動,此滾動或流動之方向即為層面之真傾斜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直立,並以長邊靠著岩層的真傾斜線,沿著層面左右移動羅盤,並用中指搬動羅盤底部之活動扳手,使測斜水準器水泡居中,讀出懸錐中尖所指最大讀數,即為岩層之真傾角。
岩層產狀的記錄方式通常採用下面的方式:
既方位角記錄方式,如果測量出某一岩層走向為3100,傾向為2200 ,傾角350,則記錄為NW3100/SW∠350或3100/SW∠350或2200∠350。
野外測量岩層產狀時需要在岩層露頭測量,不能在轉石(滾石)上測量,因此要區分露頭和滾石。區別露頭和滾石,主要是多觀察和追索並要善於判斷。
測量岩層面的產狀時,如果岩層凹凸不平,可把記錄本平放在岩層上當作層面以便進行測量。
㈨ 地質羅盤使用方法 地質羅盤怎麼使用
1、工具/原料:羅盤一個即可
2、一般情況下每個地區的磁偏角不一樣,所以在使用之前我們需要給他調磁偏角當地球上某點磁北方向偏於正北方向的東邊時,稱東偏(記為+);偏於西邊時,稱西偏(記為-)。磁偏角偏東時,轉動羅盤外壁的刻度螺絲,使水平刻度盤順時針方向轉動一磁偏角值則可(若西偏時則逆時針方向轉動)。經校正後的羅盤,所測讀數即為正確的方位。
3、首先測方位角,找北最重要。我們所看到的北針所指的方向即為北方向。然後我們就可大致的確定東南西北,隨後需要知道某一地物的方向的話直接用羅盤的北(N)端對著目的物,南(S)端靠近自己進行瞄準。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三者連成一直線,同時使圓形水準器的氣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的度數即為所測目標的方位角。
4、方位角的讀取:比如說現在北針指的是90°,那麼我們就知道了地物在正東。我們要注意,羅盤上的方位為上北下南左東右西,水平刻度盤的刻度是採用這樣的標示方式:從零度開始按逆時針方向每10°一記,連續刻至360°,0°和180°分別為N和S,90°和270°分別為E和W
5、如果需要測岩層產狀的話,首先我們應該明白三個概念
(1)走向。傾斜岩層層面與任意水平面的交線稱為走向線,走向線指示的地理方位(與地理北極沿順時針方向的夾角)叫走向。走向線有無數條平行線,但走向只有兩個,且相差180°。
(2)傾向。與走向線垂直向岩層下傾方向引出的射線稱為傾斜線,傾斜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線指示的地理方位稱傾向。傾向與走向相差90°或270°,但岩層的傾向確定後,走向就可以確定,岩層的走向確定後,傾向不一定確定。
(3)傾角。傾斜線與其在水平面上之投影線的夾角,亦稱真傾角。
6、測走向:其實就是一個方向,而這個方向與走向的方向一致,可以想像一個地物在延走向的無窮遠處,這樣就跟用羅盤測地物的方位角是一個概念。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相交線的方位,測量時將羅盤長邊的底棱緊靠岩層層面,當圓形水準器氣泡居中時讀指北或指南針所指度數即所求(因走向線是一直線,其方向可兩邊延伸,故讀南、北針均可)。
7、測傾向:根據概念,把羅盤放置。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指向岩層向下傾斜的方向,以南端短棱靠著岩層層面,當圓形水準器氣泡居中時,讀指北針所指度數即所求。其實我們可以先測傾向,然後用傾向+-90°即為走向的方向,不過反過來可不行。
8、測傾角:測量時將羅盤側立,使羅盤長邊緊靠層面,並用右手中指撥動底盤外之活動扳手,同時沿層面移動羅盤,當管狀水準器氣泡居中時,測斜指針所指最大度數即岩層的真傾角。岩層傾角是指層面與假想水平面間的最大夾角,稱真傾角。真傾角可沿層面真傾斜線測量求得,若沿其他傾斜線測得的傾角均較真傾角小,稱為視傾角。
9、岩層產狀記錄方法 :如用方位角羅盤測量,測得某地層走向是330°、傾向為240°、傾角為50°,記做330°/SW∠50°,或記做240°∠50°(即只記傾向與傾角即可)。